主題類別:布袋戲
材質:木、織品、天然鬍鬚
年代:清末
尺寸描述:34.3 x 28 x 5.4
登錄號:Pt-0225
藏品描述:
本件戲偶為男性角色,主要由「頭」、「身」、「足」所組成,花臉根據臉譜和裝扮來劃分角色特質。偶頭面部呈方略長的國字臉、額型飽滿、唇角下垂、眼呈圓睜暴目,面部繪以桃白底色臉譜,並勾繪黑線線條、兩頰綴有紅圈,人中及下顎處植天然毛髮,呈扎髯。頭髮隨偶頭雕刻而成,並於頂部留有一髻,原應有配戴盔帽等物。
戰甲,其樣式據源自古代軍戎服飾所演變美化完成,平劇稱為「靠」。該衣飾為戰袍式樣,橘底大袖寬身,豎領對襟,以布扣系結衣襟,沒有靠旗。周身以藍色繡線上壓盤金繡作出甲紋,鎧甲邊緣裝飾如意和祥雲紋樣。腰部圍有靠肚,中央以高鏽和盤金繡繡出半立體獅頭造型。靠肚下分為左右靠腿,外層以吊魚相疊,同樣裝飾獅頭、惹草、朝陽等紋樣。
下著襯褲與鞋靴相連接,後者以木料雕刻而成,為黑色厚底官靴樣式。傳統戲偶的手稱為「尪仔手」,分為「文手」及「武手」。本物件手部覆以膚色顏料,並作握拳狀之「武手」,拳眼有孔洞,用以插入各式道具及武器。
本件戲偶為「白奸」,屬花面中的「奸」類。「奸」,顧名思義為反派角色,在淨行中可演繹出不同年齡階段,皆是無惡不作的反面人物。約為35至45歲的壯年男性,面部由桃白主色、黑為配色的圖譜覆蓋,兩眼作活動式的「活眼」,為「三塊合」結構之一,顧名思義為眼球可靈活轉動,目的是可顯現出情緒或滑稽的表情。蓄扎髯、兩頰繪有紅圈,寓意貪婪無度的弄權之人。
委託撰寫-禾勤藝術有限公司